你是否曾有過跟蹤別人的經驗?
埋伏在隱晦的角落、暗暗觀察著跟蹤的對象
觀念中「埋伏」兩個字
似乎總帶著點懸疑、緊張跟黑暗色彩
可是松本清張的短篇小說「埋伏」卻給了它另一種不同的詮釋
刑警推測某位嫌犯於犯案後,會想再見一面他的舊日情人
因此率先埋伏在該名女子的住處對面屋子裡
默默地觀察著早已嫁做人婦、過著日復一日規律生活的女子
透過刑警的眼
表面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緩慢、平淡的家居生活
卻隨著女子作息上的些微改變
感受到了潛藏在平靜生活中的一波波漣漪
據說這一篇是松本清張於1955年發表的推理處女作
亦可被視為日本社會派推理創始作
"埋伏"一書另外還收錄了七個短篇推理小說
部份之前已經在宮部美幸所選編出版的松本清張作品集中出現過了
不過就算重複閱讀,仍然可以獲得一般推理小說所沒有的感動
松本清張的推理小說
最精采的部分通常不在於找出誰是兇手
而是在於藉由極為巧妙的情節安排
帶著我們逐一透視了一場場的犯罪
從而檢視了日本、乃至於人類社會所暗藏的醜陋與不堪
以及人性的複雜與多變
這也是社會派推理小說最吸引我的地方
閱讀松本清張書寫犯罪的作品
特別能夠安撫我繁雜浮亂的心情
似乎因為多理解了人生中更多層次的光明與黑暗之後
我又有了更寬容、更堅定的心
來面對許多挑戰
補充介紹(本文圖片及以下內容來自於這裡):
一、其他七篇短篇小說的故事大綱:
(一)臉---榮獲第十屆日本偵探作家俱樂部獎(即今「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故事描述劇團演員井野良吉因精湛的演技和獨特的樣貌獲得電影導演的青睞,開始在大銀幕上嶄露頭角,但隨著自己的臉在電影螢幕上曝光的鏡頭越多,他變得越來越不安……
(二)聲---主角是一名善辨人聲,只需透過電話中「喂」一聲,就能把公司幾百個人的聲音區別出來的接線員,竟因誤撥電話意外與殺人兇手對話,從此埋下殺機……松本清張在本篇佈置了高超的不在場證明。
(三)買地方報紙的女人---平成國民作家宮部美幸與社會派作家橫山秀夫的最愛。一名訂報的女子,一份乏人問津的地方報紙,當有人開始對女子的訂報動機產生懷疑,殺機便在好奇心出現的剎那間萌生?!
(四)鬼畜---鬼和畜生,指性格轉變殘酷的人。描寫經營印刷廠、情人丟下三個孩子消失了身影、被妻子逼著逐步處理掉孩子,逐漸被現實逼迫的男人的身影!在高度的犯罪氛圍中,〈鬼畜〉極度刻畫人類產生新的犯罪過程的心裡,使人緊張不安的「潛在景象」!
(五)等我一年半---在刑法審判中,有一條「一事不再理」原則,當判決一旦確定,即使事後出現對被告更加不利的事實,亦不予改判。當人走投無路時,很可能會被激發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殘酷潛能,甚至計畫出連法律都束手無策的縝密詭計。
(六)投影---描寫一名抑鬱不得志的報社記者到鄉下的小報社任職,卻逐步捲入一起涉及政治鬥爭的意外死亡事件……本篇具有濃厚的社會派推理氛圍,並精心設計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殺人手法。
(七)卡爾內亞德斯船板---靈感來自刑法「緊急避難」原則之傑作,其觀念為古希臘學者卡爾內亞德斯著名的「自衛學說」──發生海難時,兩人同時抓著一塊浮木,但浮木只足以支撐一人。其中一人為了獲救,於是將另一人推下海。但活下來的人並不構成犯罪……在現實世界的學術競爭中,同樣的自衛法則也能成立嗎?
二、作者簡介:
松本清張出生於日本小倉市(現今的北九州市小倉北區)。在歷經過工友、印刷工人等各式行業後,進入朝日新聞西部總社工作 。四十一歲時以《西鄉紙幣》參與小說的甄選獲得直木賞的提名,隨後在一九五三年以《某「小倉日記」傳》榮頒芥川賞。一九五八年的《點與線》為推理小說注入了所謂「社會派」的新風。他畢生竭盡所能致力於寫作活動,作品題材的時代背景也橫跨了古今,範圍極為廣泛。